Mardi Gras

這一星期, 因為悉尼將有一年一度的同性戀大遊行-Mardi Gras!!
悉尼比我之前12月來的時候熱鬧很多, 旅館也住了很多同性戀人
有時候都頗羨慕他們的, 我看過的兩對戀人都很恩愛, 互相禮讓又甜蜜
煮飯都很細心, 擺出來都是色香味俱全似的, 看得旁人都替他們很幸福

在路上, 亦多了很多pink味的男生, 搞笑的是我在過馬路的時候
有一台計程車載著四名乘客, 打開車窗揚起粉紅羽毛的圍巾跟路人搭訕
先不講搭訕, 看他們把計程車裝成一台pink味的流動廣播車, 實在笑不曨咀
大部分人都願意和應他們, 跟他們聊天或者送一個飛吻, 市面都很歡樂似的

到了Mardi Gras遊行的當日, 約了朋友們到Oxford street, 熱鬧的很!
今年是30周年的Mardi Gras同性戀大遊行, 遊行是歷來最盛大的一次
對於我第一次參加這個活動相當興奮, 而我翌日就離開澳洲了
放煙火的時候, 襯托街上熱鬧沸騰的旁觀者, 揮著五顏六色彩虹旗、粉紅國旗
胡思亂想的以為澳洲為了送別而放的一場煙花, 臨走前有一場華麗送別派對
推使我有點感動, 更不捨澳洲的樂土, 抱著興奮又不捨的心情去看一場秀!!

看得很興奮、熱鬧, 也很搞笑, 不論他們的裝扮抑或姿勢
幾乎各行各業的也來揍熱鬧, 救生員穿著紅色泳褲加上黃色羽毛旗
住家仔穿著性感的超短褲, 實在太多了, 他們都表演得很狂野、自我陶醉的
稱讚的是三位男生穿著性感的泳褲, 在車上放著大型平面電視前扭股熱舞
有一台車改裝成舞池, 一群人在車上狂歡熱舞加上射燈掃射人群、建築
看起來比新年更熱鬧非常, 亦不乏性感男女的性感熱舞, 視覺實在太享受
啦啦隊式的一大群人載歌載舞, 我記得有一個亞洲人穿著SM服裝
什麼都不穿則只有擋著前面的一塊皮製布, 加上一條教鞭, HOT得男女瞪大眼
有些男生豪放得很娘腔, 但擁有豪邁性感身段, 在場女生都是為了看這些而已

一班男男女女傾力熱情四射, 台下助興吶喊, 街上一片歡樂沸騰
完場過後, 整條Oxford st.都搖身一變成舞池, 站在一角的人隨著強勁音樂而舞
不過前一個晚上才有去過的士高跳舞, 所以逛一下就跟朋友一齊離開了

因為今天晚上是我待在澳洲的最後一晚, 回去之後一直都不能睡覺
朋友都跟我說好好利用最後的一個晚上, 我在想說是什麼意思呢? 哈
廣發簡訊給我的朋友, 亦得到很多朋友打來送別, 有點感動呢
熱鬧過後歸於平靜, 感受到的寂寞更深, 一個人的旅程將要完結了
“好唔捨得呀!!!"

攀登悉尼大橋

悉尼海港大橋是澳洲的衣架, 在我的想法好像寓意著悉尼撐起澳洲半邊天
不過見仁見智吧, 總之這座大橋是明信片的寵兒, 是著名的澳洲地標之一
我要攀爬這座大橋了! 今次是我旅程中最後的一個活動
隨後幾天會在市區逛街買東西, 然後在三月初則離開澳洲了

那一天本來決定早上去報名, 然後就下午才攀登大橋
不過前一個晚上, 睡覺的時候從我房間的天窗看到外面下很大雨
心想可能明天的攀登之旅要改天了, 所以翌日早上都沒有準時起床

攀登大橋有分三個時段的 分別是日間、黃昏及晚間
黃昏的時段好像貴一點, 我看到那天下午的天氣愈來愈好, 不過快到黃昏
反正沒事做就去問問看, 然後就付錢馬上就去玩了日間的時段
先進入一小房間填寫個人資料, 所寫的資料都會作用列印攀登證書
然後就換衣服、配上腰帶繫著不同的配備, 帶領員是淺灰色眼睛的女生
我從來沒有看到這種顏色的眼睛, 看起來很漂亮又特別呢, 她人也蠻親切的
除我之外其他人都是捲舌頭講英文的外國人, 加上我排第一個則特別關照我
接下來就完成裝備之後, 就進行模擬訓練, 只是在小小的空間走過一條步行道
可能加上人太多, 沒有很久就訓練完, 再掛上聽筒就馬上出發了

離開了中心, 走到橋墩的小門口, 登上樓梯步出經鑽鑿過的通道
扣上安全帶之後, 就在橋底步行狹窄的通道, 直至到了另一座橋墩
其中有一座橋墩正進行維修, 則舖設了臨時鐵架通道在橋樑的外圍
穿過橋墩之後, 走過一條路上有很多小洞且欄杆也很矮, 也有點搖擺不定的
然後爬上樓梯登上悉尼大橋的衣架上, 有汽車、火車擦身而過
安全網外突然有火車快速經過, 橋身尤其攀登大橋的路上都有很大的震動
在旁邊的我因為專注在很大斜度的樓梯下來, 把我嚇得差點從樓梯掉下來

因為當天曾下雨, 所以天氣有點不穩,, 不過在我攀登期間都沒有下雨
只見遠處有烏雲密佈且更加有閃電呢, 另一邊則風和日麗, 其實站在上面
感覺到悉尼比起之前我在悉尼塔看得更廣闊, 原來我在悉尼的一段時間
走過的地方都只是市區的很小範圍, 偏偏沒有動力去探視更多悉尼風土人情

總覺得悉尼的魅力比想像中並不外如是, 尤其在橋上回望悉尼海港
看不到有一座建築物在石屎森林中突顯出, 都是普通不過的玻璃及石灰牆壁
則只有悉尼歌劇院以及海港大橋擔當悉尼的重要地標, 總是覺得不夠新穎
不過走到橋上, 整個悉尼都很廣闊, 看到的景色也很美

當我走到中央位置跨過另一邊的橋頂, 很清楚看到橋上車輛不斷駛過
加上已經開始快黃昏的時候, 車頭燈也很閃耀, 有一種繁華都市的感覺
早知道就參加晚間的時段, 不過那天離開攀登中心的時候剛好下大雨呢
整個攀登過程都很好, 大約逗留了個多小時就玩完
或者即使有任何新地標落成都不能取代, 悉尼海港大橋的地位實在太超然了

藍山一日遊

回到悉尼打算參加藍山一日團, 在旅遊中心或者旅館的行程簡介眼花暸亂
最後都是自行坐火車前往藍山的Katoomba, 雖然過程中要自己去找交通工具
以及計劃行程, 但我覺得這樣比較好玩, 遊覽也自由得多呢

藍山國家公園是澳洲的世界遺產之一, 我聽別人講
藍山最漂亮的時候是整個地區都瀰漫著藍色的霧氣, 充滿藍色憂鬱感
但可能我去得不合時候, 我去的時候一點都沒有看到, 而且有點熱即使在山上
景色並不算宏偉, 又或者我將藍山與其他地方作比較, 所以才會覺得遜了一點
不過三姊妹岩石及孤寂山景色也蠻不錯, 只是沒有瀰漫著大霧有點可惜
我想冬天下雪的時候應該比現在還要更漂亮呢

一早起床吃完早餐之後, 就移玉步到旁邊的Central火車站登上火車
前往車程大約兩小時的藍山國家公園Katoomba火車站
一下車就在附近的旅客中心買了巴士通票以及纜車、吊車、火車的聯票
旅遊巴士是開放式的觀光單層巴士, 沿途都可以觀賞街上的景色
轉了一圈到了崖邊的行山路徑入口, 下車開始步行沿途觀賞藍山的景色

嚇死我了! 我一直在步行路徑走, 看到比農場還要大的四腳蟲蟲
就不敢走過去, 我就用小石頭、殘樹技去敲它, 好讓它走開讓我走過去
我掉了幾次才擊中它, 擊中了兩次才離開路徑的範圍, 但我還是很害怕
我一腳飛步走過去, 又怕我會差錯腳衝下山, 因為路上是泥路且有點濕
慢慢走又怕它走過來嚇得我半死兼魂飛魄散, 還有其他小小的四腳蟲蟲
常常都是突然走出來嚇到我大叫, 為了令自己不要再大叫, 要先冷靜一下
然後又再來, 我沒有再大叫就“噢”一聲, 一邊擦心口一邊不停跟自己講“冷靜!”
那種心情好像要回到農場我第一次要抓雞的時候, 處於膽戰心驚的狀態
要去積極克服險被嚇破膽的心理關口, 那一刻我想起在農場工作的回憶
一直想就一直笑, 沒有再害怕了

今次我發覺我真是老貓燒鬚, 我應該穿著行山鞋, 而不是運動鞋
我應該穿行山短褲, 而不是牛仔褲, 我應該穿淺色上衣, 而不是黑色衫
只是我預期藍山有多個觀景台, 且又是旅遊熱點, 大部分都是石屎路或木板路
沒有想過我會走泥濘路, 然後我走一半就中途上車直駛去旅客熱門的觀景台

其實藍山吸引我的除了它的景色之外, 還有三種不同的纜車及火車
在觀景台參觀過後, 則步行至纜車站前往對面的山崖
我站在車箱中央位置的透視玻璃地板的高台, 沿途都是不停拍照
乘纜車的時間很急促, 其實也不算急促, 只是纜車的索道比較短
然後就轉乘在藍山較有名的斜道火車, 把遊客從山頂送到山谷
先走過一段路, 也是一個類似雨林教育徑, 對我而言已經有點膩了
草草的參觀過又登上另一趟纜車返回山上, 在市區走一圈就去火車站
玩過之後並沒有甚麼難忘的特別回憶, 實在太多遊客了
而且纜車、火車等都很快就玩完, 讓我感覺像一個急促的旅遊豬仔團
或者時間久了就已經開始有點盲目, 對很多新鮮事都愈來愈提不起興趣

我還是覺得我來得不是時候, 下雪吧! 想必浪漫迷人, 腦海想的都是夢幻景色
旅遊書說藍山會慶祝聖誕, 到處都是聖誕的佈置(即使在澳洲的冬天是六月)
沒有去過就可以把下雪的假像發揮得淋漓盡致, 去過反而失望的話不然更糟?
還是期盼著的感覺很好, 每一個人都會發白日夢的, 但會令你感覺舒暢、幸福
把這種感覺留在心裡, 下雪的藍山我想應該沒有機會可以看到
有機會去的朋友, 帶上我的心意去吧, 謝囉

缺錢的生活

缺錢實在令人懊惱, 我應該找一份工作或是在日常生活節省用錢呢?
我選擇了後者, 因為我不想再工作了, 工作之後就是假期
假期之後都是假期而不是工作, 就寧願過一個缺錢的假期吧!
缺錢最大影響的是膳食, 錢的多與寡決定了我吃的是粥抑或翅而已

錢固然重要, 尤其是我辛苦賺得的血汗錢, 不過錢並不是萬能
有時缺錢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 沒錢要吃粥都可以吃得滋味, 且活得更知足
從昆士蘭開始, 每一餐幾乎都是吃麵, 沒有花太多錢去買菜或者在外面吃飯
我常常在旅館看到別人煮飯都很好吃的, 但只有羨慕的一份兒
有次在免費食物的架上發現了很多材料, 有意粉、貝殼粉、番茄醬、吞拿魚
正巧可以讓我吃一道吞拿魚蕃茄意粉, 其實我內心已經開心到想哭
連日來早午晚三餐都是不斷吃簡單至極的淨麵, 可悲也
不過我跟自己說, 吃什麼不要緊, 美食無國界在香港都可以吃
重要是可以玩的就去玩, 人生中不是有太多機會可以在一個國家流浪體驗
在有限資金及節省用錢大前題下, 多點去玩便宜甚至免費的, 不然對不起自己

我回到悉尼之後, 身上只有三十多塊澳幣, 算是極危急的狀況吧
其實有二百澳幣我一直摺在錢包存著, 留待去攀登悉尼海港大橋的時候才用
因為我怕一直花錢就無意間花了這兩百塊就不能去玩或者其他地方的交通費
不過當我去詢問可以以信用卡付款, 那我就連二百塊澳幣都拿出來用了
因為只有三十多塊完全不能維持基本的生活, 也不想一日三餐都是吃淨麵
有了兩百多塊, 可以安心在悉尼花錢吃飯、坐火車去別的地方繼續玩
不過還是要節省一點, 現在多了去超級市場買菜自己煮飯, 吃麵也吃到膩了
在外面吃也很貴, 自己煮飯的話可以節省一點, 又可以吃好一點的

早兩日我煮了麻婆豆腐, 因為我很想吃豆腐就自己去買, 然後就亂煮
其實我只是買了豬肉碎、豆腐, 再加上麻婆豆腐醬一併煮好的
我的廚藝並沒有因為我來了澳洲而變得高超, 只是簡單的炒菜而已
煮了之後通常都分兩餐, 然後配飯來吃, 一小包米只是兩塊錢
一包米分多餐吃就可以節省很多, 不想再吃麵了, 我覺得沒有吃過“飯”
好像沒有吃過正餐, 有時候去買壽司卷當午餐, 總之我要吃有“飯”的
我才覺得有吃過飯, 反正吃得飽就可以了, 吃麵總是覺得一直吃不飽的
而且很多以前不吃的東西, 在這邊我通通都吃了, 比以前更不會浪費食物
對吃的都沒有什麼要求了, 亂煮一碟菜再配飯就可以了, 肚子餓是蠻辛苦的

後來就懶得煮飯, 在FoodCourt或者有外賣的餐廳在快打烊的時候都會大減價
盡量花最少錢吃正餐, 或者索性弄泡麵來吃, 實在沒有耐性去慢慢切菜煮飯
其實沒有錢也沒有大不了, 沒錢就沒錢, 大不了非不得已的時候就使用信用卡
反正現在要玩的東西都差不多玩完了, 多點錢都只是買好一點的食物給自己
或者豪邁的進餐廳點一道袋鼠肉, 還好我之前都有吃過袋鼠肉呢
反正就自己一個人, 就簡單的填飽肚子就好了, 沒有動力去服侍自己

美食匯點

澳洲是一個移民國家, 在悉尼吃到的東西都是其他國家的菜式
有些餐廳是混合各國美食的特色而炮製的菜式
美食多元化之餘還集齊了很多不同國家的美食且更正宗的菜式
所以單吃飯就已經花了不少錢, 在悉尼常常都吃到很美味的東西
最有印象就是博多拉麵、咸豬手以及和牛

博多拉麵位於人不多的街道而又不顯眼的店舖, 卻是很有特色的拉麵館
我知道博多這個名稱是來自日劇, 亦知道較有名是拉麵
款式不太多, 都是平常的菜單例必有的那幾款, 吃過一道牛肉拉麵
是有點辣的加上湯底很濃, 刺激味覺神經, 我想我已經吃到和風又正宗的拉麵

咸豬手, 位於岩石區的一間德國菜的其中一款菜式, 味道反而不是我的口味
但我是欣賞它的擺設、菜式新穎, 因為我是第一次吃德國菜的
服務生都是穿中古農場的牛奶女郎裝 (名字是我想, 因為我不知道叫什麼名字)
場合都是一貫西方餐廳應有的氣派, 棒杯紅酒、刀叉侍侯一塊塊肉排
講真有點不習慣, 我是很普通的平民香港仔, 棒不慣紅酒又紳士般的
不過我也是說的誇張一點, 只是因為我不喝酒而已, 所以從來都很少去

和牛, 餐廳的名字我忘記了, 日本的英文發音雖然易看易念, 但更易忘記
之前常常記不住日本朋友的名字, 不過我記得怎樣去這個餐廳, 因為非常好吃
朋友跟我說大廚是前任悉尼迥轉餐廳的日本大廚, 因為沉悶死板卻另起爐灶
餐廳提供的真的是一級棒和牛, 一片片和牛花紋均勻, 煎上來都特別香味撲鼻
另外還有生吃的和牛, 總言之是一堆不同的和牛放入口裡
我學會細嚐口味, 又發現了雖然一片片很小卻有很多肉汁出來, 簡直人生享受
跟博多拉麵一樣吃到日本的和風味, 美味無窮呢

我還要嘉許我的室友Winnie, 因為我在家的時候都是她煮晚餐
廚藝很棒, 吃過金菇肥牛煲、金沙骨、麻婆豆腐、炒蟹、沙爹牛、玉米湯等
蛋糕、中菜煮得一樣美味無窮, 對於我要節省盤川的背包客
有時候想要待在家吃她煮的飯, 感謝她讓我吃了很多美味的中菜, thx a lot!
所以我來了那麼久加上即使廚房的設施齊備, 我也很少煮飯呢

除夕.元旦

Sydney Firework 2008
一大早就起床梳洗準備, 很久都沒有試過那麼早就起床
因為懶散, 每天都只想睡飽才出去玩, 這幾天我常常到天光才睡得著
旅程中最具囑目的行程就是去歌劇院看跨年煙火
早前亦知道今年燃放的煙花比過往更盛大, 悉尼大橋燃放的煙火亦比過往多
所以也不是很累, 而是心情興奮又期待

大約早上十一點就在歌劇院附近等著, 帶備了摺椅、傘子、零食等
就一直聊天、玩牌、食東西到晚上, 跟香港不同的是
在這邊有很多人包括我們都是席地而坐, 一邊玩牌、野餐, 更有人在日光浴
感覺很輕鬆自在, 後來大會實行人流管制, 到了下午就封了通往歌劇院的路
但在歌劇院及海邊的範圍仍然相當廣闊, 沒有太多人在迫, 安全是可以到處走
不明白為什麼大會那麼快封路, 很多人都在外邊像沙丁魚一直迫甚至鼓譟
還聽到好像有人打架, 好像架了柏林圍牆似的, 兩邊都是不同的情境

我跟朋友是在第一行等著, 很輕鬆的等到晚上, 一大早去等也不是枉然的
不然就像他們在外邊與人爭路, 加上我已經很怕人多, 呼吸有點困難的感覺
單是上一次在百貨公司的聖誕大減價, 人流如流水多得很, 都沒有心情再逛
在我的旁邊是Opera pub, 是要付費看煙火的地方, 它有播著強勁音樂
我們也可以聽著自娛跟著拍子跳, 完全是一個享受的等待
晚上都可以自由走動去歌劇院的廁所, 不需用臨時廁所, so free!
今晚的心情真的很興奮, 所以快樂的時光很快就過去, 快要燃放煙花的時間
先在晚上九點的時候燃放了一次很短的前奏煙火, 燃放完之後
大橋正中的沙漏圖案開始倒數, 沙漏圖案中有12粒沙代表5分鐘
過了5分鐘就會掉到下面, 到了11點的時候, 圖案的外邊多了弧圓的
也是過了5分鐘就會順時針亮燈, 直至到晚上12點, 我很喜歡這個概念

BomBomBom!!全城百萬人齊數, 大聲的叫three, two, one
我幾近喊至嘶破喉嚨, 心情興奮是因為第一次在外國過新年及看煙火
煙火來自四方八面, 悉尼大橋、歌劇院、天文台山及城區大樓煙火
今年是悉尼最盛大亦燃放最多的煙火秀, 燃放的時候一對眼不能盡收眼簾
左顧右盼的看煙火, 實在目不暇給, 完全迷醉於煙火之中
是我過得最快樂的新年, 心情high到爆!! Happy New Year 2008!!

Woolongong, 卧龍崗


過了除夕後, 留在朋友家連夜不眠跟朋友打麻將
其實想為一位朋友翌日早上送機, 送機之後朋友們嚷著要去坎培拉
不過最後用錢幣投擲決定了去另一處需駛車一個半小時的—卧龍崗

澳洲最大的寺廟佛光山南天寺舉行一年一度的盛會—南天文藝季活動
寺廟佔地廣泛, 有不同的寺廟供奉不同的佛, 包括地藏王、歡喜佛等
還有佛塔、大銅鐘, 沿路草地上擺滿了很多不同形象的和尚仔雕像
環境都是一片青綠, 且有小型的湖泊種滿了很大朵的荷花
加上空氣相當清新, 心憶顯得平靜又舒適

無心插柳的讓我跟朋友趕及最後一日的盛會, 待了差不多三小時
在寺廟前需脫去鞋子進入參拜, 付了香油錢則可以上香以及得到小卷的籤文
不過目的沒有打開來看, 留待適合的時候再打開參詳求指示吧
而且我還得到三本星雲大師所編的書籍, 打算送給我的朋友
同時我也有去抄經, 雖然我不是信佛, 但我對於佛理、人生觀並不抗拒
然後去吃午餐, 竟然看到很多從來沒有想過的素菜, 包括壽司、車仔麵、西餅
平常吃過的素菜都是腐竹或者菇類為主的菜式, 或者是我孤陋寡聞

其他節目就是在寺廟間步行參觀, 跟很多和尚仔雕像拍照, 真的很可愛
還有賣和尚仔的玩意, 我記得在我祖母家中也放著很多, 一模一樣的!
很懷念然後去了較高的地方敲打大銅鐘, 聽著銅鐘的餘音, 很莊嚴呢
就這樣, 卧龍崗的旅程就此結束, 返回雪梨了

看了煙火、去了卧龍崗還是沒有回到家, 晚上還要再去下一場的節目
去Darling Harbour的一間的士高跳舞, 依舊跟一大班的港台朋友去
一跳就跳很久, 直至翌日早上七點鐘關門的時間, 斷斷續續跳了近六小時
之前一直想念香港以致有點心情抑鬱, 但已經一掃而空了
在這一兩天裡面, 看了很漂亮的煙火、去了很優美的卧龍崗
加上臨近聖誕、新年的時候, 街上都出現了很多不同的藝術表演
是我來了悉尼最開心的一段時間

悉尼生活遊記

待在悉尼幾近一個月的時間, 都沒有寫關於悉尼的日誌
因為生活太安定了, 使我失去衝勁力去遊覽、寫日誌, 加上情緒反覆
只想待在住的地方做自己想做的事, 有時候幾乎一整天都不踏出家門
可能是時候面對孤獨帶來的種種心理衝擊, 一個人旅程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的

正當我之前在澳洲中部玩, 亦有一邊找悉尼的住宿, 大部分都是上網留言求宿
在達爾文的時候, 有個好心人找我了! 他說可以提供住宿的地方
有一個房間, 而且房租方面可以依據我的能力交多少都沒有問題
當時的我頓時心動一下, 免費都可以唷! 不過即使免費也會付一點錢作為房租
畢竟沒有付出則寄人籬下, 內心都會有點不太舒服, 就是不太好意思吧

當我即將完成澳洲中部旅程, 就聯絡悉尼住宿的房東
誰不知一心以為找到住宿的我, 就一直找不到房東, 而且電話號碼是無效的
害得我相當狼狽, 找不到他的話就馬上去找別的住宿, 雖然可以住在旅館
加上之前我亦早幾個月就訂了聖誕新年的房間以免萬一, 不過還沒有付房租
但是我將會待超過一個月, 加上聖誕新年檔期, 這樣的話住宿費會令我大插水
到時候去的地方、玩的東西一定少了很多, 我也是節省一下就可能勉強夠用
突如其來的令我相當頭痛, 那時候我才深切體會到 “在家靠媽咪, 出外靠朋友”

有一位朋友, 我在農場工作的時候才上網認識的, 是在悉尼工作的香港人
比我大一歲的Michael, 是因為看我的澳洲日誌, 認識之後就間中有聯絡
畢竟在異鄉要找到一個人在電話暢談不容易, 所以電話從來都很少響
還記得嗎? 我在農場的時候不是把我的電腦弄濕以致當機不能使用
那時候我還要用電腦去看劇集、看電影、寫日誌, 沒有電腦就沒有人生似的
我想大部分香港人也是吧, 所以農場下班的時候就很悶騷
他人很好, 每次都是他打給我, 好讓我不用付太多錢在電話費裡面
他可能就是我在澳洲比較要好的朋友, 出外靠朋友就是他了

在悉尼的朋友不多, 就只有他, 所以就只好跟他講
幸好他願意收留我在他家住一陣子, 待他日再打算, 就這樣住了一個月
期間去了很多地方都是他載我去玩, 過著今天不知明天事的日子
每一天都是假期, 一切都過得很優閒、自由自在, 人都變得懶洋洋的

初抵達大城市, 一切都變得很新鮮, 閒時遊走城區、觀光名勝、周末狂歡
過了兩星期多就變得麻目, 開始常常都留在家, 有時候整天都不踏出家門
平常有空就去附近Shopping Center逛街、超市買水果、上網、看電影劇集等

星期六, 令人愉快的一天, 五天工作的完結, 兩天假期的開始
雖然我每天都是假期, 只不過難得可以跟我的朋友一起去吃喝玩樂
對於我這個沒有開車又剛剛到步沒有很熟, 他們都成為我的導遊領隊兼司機

悉尼魚市場, 在些之前我早就自己逛過魚市場, 不過沒有即場買任何海鮮來吃
因為一個人可以吃得到多少呢, 要吃的話就一次過上菜有生蠔、魚生、蝦蟹
一個人怎能吃那麼多呢, 所以很開心我的朋友帶我去魚市場吃東西
一目了然的大蝦、生蠔、魚生、海鮮熟食、還有魚市場
頓時充爆了你腦袋的味覺神經, 恨不得馬上坐下大吃一頓
生蠔吧, 即場洗殼、脫開蠔殼, 即整即買即食的絕對新鮮生蠔
吃了兩種明顯不同味道的生蠔, 其中一種吃下後有很重的海水味, 肉質很嫩
還有久違的三文魚生、熟食的鮫子、蝦蟹還有海膽, 十分豐盛
驚訝的就是一向不吃蝦蟹的我, 今次竟然伸手咬殼吃蝦蟹
(其實不是完全不吃, 只是吃相不太好看以及懶得去脫殼而已…=.=)

真的很好吃又很滿足, 相對於我在澳洲那麼久的時間, 這次是最豐盛的一餐
當然不要跟酒店級菜餚相比, 你可知道背包客應該沒機會吃那麼貴的東西吧

獵人谷(Hunter Valley)是一個著名的葡萄酒釀製區
到處都是一片青綠連綿草地、葡萄樹及酒莊, 正好當天風和日麗、天朗氣清
不像前幾天在悉尼經常都是陰天又下雨, 沿途我看到可愛的乳牛
還看到有人正在玩高空跳傘, 身處在這個地方很舒適

抵達了獵人谷的其中一間酒莊Wyndham Estate, 就在裡面吃午餐
一小碟小而精緻的菜式, 賣相的色香味倶全, 又再吃了一頓很豐盛的午餐
再來就在附近的酒莊葡萄種植區拍照, 我還採了一小顆葡萄試一口, 很酸呢!
雖然有著迷人景色的酒莊, 但大前提的是我不喝酒的
所以在酒莊吃午餐、酒莊試酒, 依然滴酒不沾, 都只是聞一下酒香就可以了

不過就發生了有點不開心的小插曲
跟算是好朋友的他吵架了, 原因理由什麼都沒有
就因為一幅不想公開的照片, 我沒有邀請別人看抑或拿給別人看
只是別人的無心而看到的, 那間接跟我有什麼關係?
沒有明瞭事情的經過, 加上他也在場的活證據, 一口咬定使我心感無奈

我從來沒有試過跟我算是好朋友的朋友冷戰, 亦
從來沒有試過我不想哄回算是好朋友的朋友
因為心裡覺得相當委屈, 久久都不能舒展而內心鬱悶、氣憤難平
整天下午都沒有心機去看風景、聊天, 不過最後都和好, 沒什麼事

在這一個月, 也去了很多不同的地方遊玩
最開心莫過於去了The Foam Party, 是我去過最特別又好玩的一間Pub
那日晚上跟很多朋友, 包括新相識的台灣、香港朋友去了一間的士高
本身去的士高不太熱衷的我也是因為有泡泡令我更期待, 從午夜玩到快天亮
大家玩得情緒高漲, 跟朋友一起很開心的玩泡泡追逐遊戲, 想起也有點小朋友
因為連續幾小時浸著泡泡, 臉上有點刺痛似燙傷的感覺以及乾燥, 及後更甩皮
不過有機會的話, 我也想要再玩一次呢

其他的去過悉尼水族館, 我購買了悉尼水族館及悉尼觀光塔的入場卷通票
先去參觀水族館, 我故意選擇平日而人又不太多的日子
但人依然很多大部分都是學生, 可能正值他們的暑期活動吧
整日待在水族館常常都被打擾, 尤其我正在拍照的時候
激得我只是走馬看花式的拍照就算了, 心情已經有點掃興
加上悉尼水族館比我預期之中不太好, 設施、規模、可觀性等
我敢說香港海洋公園的水族館比它更出色, 失望的話就有一點點
而且我也買不到朋友交託叫我幫他買魔鬼魚的毛公仔或者其他的東西呢

在澳洲看電影, 除了沒有字幕以及劃位之外就沒有太大分別
一張門票普遍au$15, 在柏斯都看過有au$9的門票
不過今次通通都不是這個價錢, 而是一張通票au$20
整個晚上待在戲院連續看三套電影, 就是說幾乎通宵在戲院看電影
不過並不是每天都有, 只是因為聖誕節關係的特備節目, 好像一年只有一兩次
每一套電影放映完畢有大約五分鐘的中場休息時間, 可以小睡或者去洗手間
所以有很多人都帶著枕頭、攬枕、被子, 而我帶了攬枕以及脫鞋看電影
把戲院變成大型家庭影院般, 感覺好像在家中輕鬆自在
我很喜歡那種輕鬆、慢條斯理又享受的感覺, 在這裡沒有人覺得奇怪
不過換轉在香港的話, 或是有人對你評頭品足, 甚至覺得你是怪人
正如在澳洲有很多人都不穿鞋走在路上, 在香港應該沒有這樣子吧

聖誕派對, 是沉悶的派對, 因為與我預期的派對形式有出入
派對中的食物都只是肯德基的外賣食物, 還有餅店的麵包等
覺得聖誕節應該有沙津盤、炒飯、意粉、甜品等一盤盤的食物吧, 結果沒有
唯一搞得有聲有色的是調酒, 但還是覺得三十大元澳幣, 物不所值

此外, 酒肉朋友跟我實在不太合, 與他們在一起就有點格格不入, 像個局外人
猜拳, 我不在行的, 隊酒, 我不喝酒的, 團體遊戲, 我亦不太會
而且當中很大部分朋友我都不認識, 只認識某幾個而已, 實難以全情投入去玩
整天晚上都跟我的朋友一起聊天, 聖誕的時光就這樣子過去了

今年的聖誕, 沒有預期過得很特別, 只是在人群中的吵雜聲渡過
雖然有很多朋友都說我過得很特別, 因為我這邊是夏天的聖誕
但同樣可惜天氣沒有很熱, 我還是要穿外套上街, 跟香港沒差
而別的城市竟然最熱的時候高達40度, 相差很多
不論柏斯、阿德萊德、墨爾本, 平均氣溫都是超過30度, 且愈來愈熱
悉尼的氣溫總是徘徊20度之間, 晚上的時候更冷
只有完全沒有雲層的時候才比較熱, 但還沒有到30度以上
加上聖誕節是家庭日, 幾乎所有的店舖都關門, 市區幾近死城一樣
並沒有如香港熱鬧繁華的慶祝場面, 一切都很寂靜的
只是翌日的boxing day, 人們幾乎空群而出到各大百貨公司的聖誕大減價掃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