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事(三):龍獅盾紋章

26/1|香港開埠180週年紀念日 Happy Hong Kong Day!

1959年採用的香港紋章(Coat of Arms of Hong Kong)

龍獅盾紋章為香港盾徽於1959年開始採用的徽號,亦為第四個版本的香港旗採用。海水波紋圍繞綠色島嶼,為英國最初佔領的的香港島,正中間的盾牌上方繪有「海戰金冠」,以船首形狀打造的頭冠為海軍艦隊常見的設計元素,下方為兩艘中式帆船,寓意早期的香港海上貿易,城牆城垛為紀念香港在1941年的香港保衛戰。而盾牌的左方和右方,分別有代表英格蘭的皇冠獅子,以及代表中華文化寓意的龍,以站立的姿勢互相對望,作為盾牌的護盾獸。盾牌上方有一頭面向左方的小獅子,其雙手握著一顆珍珠,寓意香港是「東方之珠」。

…更多

香港故事(二):阿群帶路

26/1|香港開埠180週年紀念日 Happy Hong Kong Day!

1870年開始英國正式授權香港使用的英屬香港紋章(攝於「香港節:壹佰捌拾」)

香港公印(Public Seal of Hong Kong)為英屬香港的官方印章,總督代表英王使用該印章,主要用於立法局通過的條例及其他重要官方文書,而阿群帶路圖則為香港公印(Public Seal of Hong Kong)的構圖之一,是香港割讓予大英帝國成為英國殖民地後的標誌之一,由設計師Messrs. Thomson & Son of Wapping於1868年所設計。「阿群帶路圖」在主權移交前,可謂香港無處不在,計有九廣鐵路標誌、皇家警察徽章,還有香港紙幣等。

…更多

香港故事(一):香港開埠

【26/1/2021|香港開埠180週年紀念日 Happy Hong Kong Day! 】

1937年香港島全景(英國國家檔案館)
英屬東印度商船(Zolima CityMag)

《南京條約》簽訂於1842年,而香港開埠的日子是1841年1月26日,因為當時的英國海軍上將查理·義律爵士,背著大清皇帝與兩廣總督琦善私下簽訂《穿鼻草條約》,砲艦硫磺號(HMS Sulphur)率領海軍在上環水坑口(Possessionp Point)登陸。

英軍總司令伯麥·維基(Gordon Bremer)主持升旗(英國國旗)儀式,皇家海軍陸戰隊鳴槍、軍艦鳴炮,表示正式佔領香港,首府為維多利亞城,這個海島被定名為「香港島(Hong Kong Island)」(香港名稱來由見下篇:阿群帶路)。從那時起,「香港」一詞才出現成為現化意義的政治載體,翌年簽訂《南京條約》割讓。

#港島仍存有維多利亞城界碑 #水坑口現為荷李活道公園

香港故事系列
香港故事(一):香港開埠
香港故事(二):阿群帶路
香港故事(三):龍獅盾紋章
維多利亞,離開是為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