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雪地駕駛

從香港出發,飛行五小時抵達新千歳空港,高緯度的北海道在冬季日照短,剛下午沒多久就即將天黑,趕緊到豐田租車行取車,讓人心急的是租車行並非在步程範圍,需要搭乘10分鐘車程的接駁專車。搞好一輪租車手續後,馬上出發前往第一站定山溪溫泉區,車程約兩小時,首次雪駕就要入黑上山,當然有點怯。

而這次的車款,是繼澳洲悉尼的自駕遊,第二次駕駛同款的Toyota Yaris,我沒有很愛這部車,只是租車很常見的車款,價錢相對便宜又能載到兩個人的行李,在後來其實我忘記雪駕最好選用四驅(4WD),反而一直記著雪駕是不是要扣上雪鏈,然而在雪國的北海道,所有租車行都會換成更防滑、抓地力高的雪軚,也有提供除雪剷,反正都不用遊客去操心,任誰都知道來到北海道,就是雪地駕駛啊!

…繼續睇

北海道那個「道」

北海道那個「道」,讓我很在意,為什麼只有北海道以「道」命名?

以「道」為名的行政區劃,常見於「漢文化圈」國家的行政區單位,在不同朝代因應州縣增多,而上設更大的一級行政區。翻看華夏自古以來的制度,從秦朝「郡/縣」二級制、至漢未形成的「州/郡/縣」三級制,及至後來唐朝的「道/州/縣」三級制,首次出現以「道」為行政區劃的單位,之外還有「都督/都府」,而「京畿」、「都畿」是指主要中心及周邊地區,由於「遣唐使」得以傳播日本,以及李氏朝鮮長久以來向華夏朝廷稱臣納貢,似曾熟悉的用字仍可見於日韓地區。

…繼續睇

熟悉而陌生的機場

睽違已久的旅行,忙著重新整理所有的裝備,塵封三年的「裝備」有好多,早就忘記放到哪裡去,要逐一把它們通通找出來,翻開小櫃有很多收納袋-梳妝袋、線材袋、底褲袋、旅行專用銀包、存放一大堆外幣的包裝盒等,突然覺得我要做既事,好多!

梳妝袋裡有過期的瓶罐試用包,皆因我會把品牌試用裝收好,歸類為旅行專用的梳洗護膚用品,有些過期的要棄掉替換一堆新的;線材袋早就被整理在日常裡用,剩下自拍棍專用的藍芽遙控鍵要充電,相機的後備電池早就不知去向;有多條乾淨底褲擱在底褲袋裡面,忘記新買的底褲沒穿過;少用到的旅行專用銀包,仍非常新淨,把主要貨幣通通拿去銀行存入綜合外幣戶口,反正現在要一「卡」走天下,比以前更簡單普及,只有一些小國家的紙幣不能兌換,只作當作紀念品,一路數錢好像在重温旅行。如是者,我花了一整個下午把房間弄亂到,堪比年廿八洗邋遢。

…繼續睇

暌違浪遊的旅人,回來了!

以前從沒想過,旅行是那麼好事多磨,先是2020年2月的台灣家庭旅行,出發前一日才正式公布封關落閘,急忙把未來的旅行大計推倒,後續跟進取消和退款,接著三年的口罩令、隔離令搞得整個人生變了樣,再沒有「工作的動力是旅遊」這回事,而是努力生存,絲毫沒有動力去散播「我在旅行中」的快樂訊息,反而是該低調、休息一下,反正就連旅遊專欄也被逼截停。然而臨近出發濟州的前幾星期,韓方因應中國疫情再度爆發,而取消對中國、香港的航班,祭出只准降落指定機場(首爾仁川機場)、不得轉乘內陸機的限制。

…繼續睇

旅行需要的漫遊VAS

最近又遇到一些關於電訊商綑綁增值服務的問題,即是大部分人都會使用本港幾間電訊商的套餐服務,有4G、5G網絡之外,附送一大堆未必用得著的增值服務,常見的就是86 易、音樂播歌程式、雜誌程式、指定遊戲任玩、來電轉駁之類等等,仲要每月徵收港幣18元的「港鐵/隧道/流動通訊牌照 / 行政費」…然後這些成本費用轉嫁到消費者,我的理解是,要為一大堆強行附加的指定增值服務,付上昂貴的月費,值唔值得就見仁見智。

…繼續睇

被需要的人

人類是群居的社會,但我們每個人各自走著孤獨的人生路,有群居的生活就有人際關係,每個人生階段裡都有不同的朋友,而每個朋友都存在著所謂的功能性,有些人適合當聆聽者、工作伙伴、詩朋酒友、興趣愛好者,甚至是相互依附的利益關係,每個人都有屬於他的位置,誰是那種人就有怎麼樣的相處方式。若然潛越本來的關係,往往都沒有考量到對方,單方面改變倆之間的關係,導致最後互相生分、冷淡疏遠而緣份至止,曾經熟悉的人變得陌生。

…繼續睇

雲頂星夢樂園,爛尾!

從小就被家人帶去麗星郵輪很多次,通常都會跟媽媽師奶團的一群兒時朋友,在船上玩得不亦樂乎,郵輪上必玩遊戲是捉迷藏,好玩是地方夠大但不會失蹤,四通八達的通道連職員通道都會懵然闖入,抓到你的成功感很大!而最難忘的是獅子星號四日三夜的越南下龍灣航程,以小時候的旅行標準來說算是一個「大旅行」,搭上接駁船離開大船,轉乘舢舨船駛入有喀斯特地貌、有「海上桂林」之稱的海灣,山峰小島形式各異,還一邊釣海鮮並即場烹煮,嚐到非常驚艷的異國風美食!回到岸上遊走下龍市是我首次踏上的異國街頭,到現在還忘不了在當地街頭買的越南河粉。

另一次旅程還有海南島三亞的濱海渡假,記得岸上遊之後回到大船,要上甲板搶好位置,因為郵輪駛離碼頭後會掟放煙花歡送乘客,夢幻是真的很夢幻,隨後就要「盛裝」出席船長晚宴,那時候餓了又貪心多點一份晚宴套餐,覺得太划算了,郵輪之旅於我而言是忘憂的國度。隨後人大了,每次上郵輪大多都是公海周末遊,只求短暫逃離繁囂香港、放慢生活節奏、封網閉關忘憂,從來都沒有經郵輪去別的國家過,畢竟沖繩的話寧可搭個飛機直航,都不想岸上遊趕著時間走馬看花。

…繼續睇

祝我生日「快樂」

生日又到,重溫去年的生日帖文,結尾特別提到 「祝我生日『快樂』」,快樂了嗎?

這個已經成為一個老問題,我要很認真說,快樂是沒有二元對立,總是不能好好說快樂,也沒有到不快樂的臨界點,即便說不快樂,不快樂到今天還是跟以前有著差別的,有些事情的崩壞已經變得毫不在意。若然為快樂尋快樂,好像有點目的性,且那種快樂並不實在,快樂的定義不是應該自然而然的嗎?刻意營造的快樂是逃避本來就存在的苦澀,如果可以就凌駕它,直至蓋過不快樂帶來的情感,但實在嗎?就像是預支快樂之後,散席離場的失落感如湧浪撲面而來,為何還要追求快樂?

「生日快樂!」每聽到朋友們對我說過的一番話,我都會記得並且心存感激,因為你沒有忘記我,至少我在你心中還有一些位置,能被朋友記住是確幸。去年的年度回顧沒有寫,原因是在香港並沒有計劃未來的奢侈選擇而停滯不前,眼前剩下尋歡作樂的混沌人生,健身、看電影成為我最大的娛樂,我過得並不好,但我會好好活著,並且接受這樣的自己,之後會裝備自己,轉換跑道重新出發。

#我不是真正的快樂
#我的笑只是我穿的保護色

維多利亞,離開是為了回來。

我愛香港,我愛歷史,經過維園看到「維多利亞女皇銅像」,想講一下關於她與香港的關係及歷史。我們現時看到的維多利亞女皇銅像,是在1955年起重新豎立並安放在銅鑼灣維多利亞公園,而當時的女皇是她的玄孫女伊利沙伯二世,有人問為什麼不是豎立伊利沙伯二世女皇銅像,反而是她的高祖母呢?

…繼續睇

山系行.獅子山上

其實我是第一次登上獅子山,雖說在香港生活而勞碌是為了生存,為生活而生活通常都被忽視,也視之為正常,等到可以喘息的時侯,原本的我會選擇浪遊世界,鮮少留在香港放假。家就是香港,家的一切彷彿垂手可得,而沒什麼注意她的一切,卻因為疫情不能出遊,香港景點都還給香港人,當個上班族要時而背包旅行,工作與假期的生活才得到平衡,就係咁「#在地人遊香港」是理所當然的事。

登頂山路的簡易度酷似首爾北漢山,只是沿路風景並沒有秋意濃,但回望我城卻不比外國的遜色,只因香港的特色就是「小」,郊野公園近在城市邊陲,可達度高得只要出門到後山看日落也行,站在獅子山頂,環視360度從維港到沙田的城市天際線,幾乎俯瞰半個香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自然能如數定珍指出這些地方,眼球所及的地方有昂船洲大橋跟城門河兩岸,比起早前去過的天際100觀景台看得更廣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