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影評|哥斯拉大戰金剛

昂船洲斷橋啦~香港上演世紀鉅戰!!

以我而言,兩大主角之中,最受人喜愛的肯定是金剛,唔知點解我有睼過1976年翻拍的同名電影,在邵氏電影工作也有看過邵氏版本的《猩猩王》,在中環爬上康樂大廈吼叫揼胸!今次《哥斯拉大戰金剛》的主戰場重返香港,別有一番親切感呢。不止這樣,當中還有熟口熟面的經典場景,包括揸爛直升機掟嘢、飛「繩網」、坐船、企上大廈樓頂等等,每睼到呢類場景總是會心微笑,另外值得一讚的是,香港場景再沒有錯體的美式香港搭景,而是貨真價實的維港夜景、中環、金鐘等地取景。

…更多

吃鳳梨挺台農!

來到台南沒有兩個胃的話,真的很撐!記得那天晚上來到阿美飯店,是一間古早味「辦桌菜」的台菜餐館,吃到砂鍋鴨、紅蟳米糕等必點菜式,甜點也有八寶冰、焦糖布丁等等,撐飽了啦!感謝朋友為了招待我的到來,真的很熱情吼,沒想到還有宵夜繼續吃。

而當天已經吃過擔仔麵、牛肉湯、滷肉飯了,凱西帶我去她朋友南君的鹹酥雞店,說要買個宵夜回家吃,盛情難卻的我又躍躍欲試,不知道哪裡的胃可以再容納,這篇我要說的不是鹹酥雞,而是在等待的時候,南君拿給我切好的鳳梨請我吃,印象中應該是第一次吃到新鮮切的台灣鳳梨,那時候想說吃個菠蘿可以消滯幫助消化吧,嘩!一啖爆汁~完全不酸又鮮甜,連吃幾塊吃到我都不好意思再吃,感覺像是榨一杯冰涼的鳳梨汁般,意外地又開胃了,可以再來吃鹹酥雞配啤酒囉!

…更多

牛年啦!旅途上最難忘的牛是…

牛旅途上看到形形色色的牛,其中最令人難忘的是「犛牛」,而「犛牛」是高寒地區的的特有牛種, 也是世界上僅存的三種「源種動物」之一,即係血統極為純正又最原始的品種(另外兩種是位於極區的企鵝、北極熊)。

在前往海拔近四千米以上的四川藏區色達,車道上有一群來勢洶洶,看起來很有野性的犛牛!蹄聲漸近,趕快拿相機拉遠咔嚓,嘩~頂著牛魔王的牛角顯得霸氣十足,背部有明顯突起的峰背,全身有短而捲曲的毛髮,以純黑或棕毛為多數,牠的腳蹄堅硬有力,衝過來的時候很有架勢,真的是在高原被馴養的嗎?記得在離開色達的時候,現場看過真的有人在野外趕牛唷!這是川西最美麗的天然風景!

…更多

占影評|陰陽師晴雅集

電影金句:「妖最可怕。」「不,人更可怕。」

《陰陽師晴雅集》改編自日本小說家夢枕貘的同名作品,但我想講埋另一部電影,上一部同是改編自夢枕貘的電影作品,是陳凱歌執導的中日合作片《妖貓傳》,改編自《沙門空海唐國鬼宴》,兩部電影的歷史背景是日本平安時代,亦即盛唐文化輝煌的時候,同樣有大量唐代建築、服裝造型,查一查資料原來係出自同一位美術指導屠楠,此前他為《妖貓傳》構建大唐盛世的長安城,同樣出現在《陰陽師晴雅集》裡的天都城,有著同屬世界觀的錯覺,天都城顯然輸給陳凱歌導演,在湖北襄陽花六年時間為《妖貓傳》打造的「唐城」。

…更多

生日快樂。不快樂

生日快樂,其實一點都不快樂。看看這一兩年的香港亂局,有些創傷回不去以前,快樂變得奢侈找不到純粹,即便不想大一歲,但現實卻迫我要長大,對未來的期許逐漸變得離地,隨之而來是失望、無奈,自己也變得沉寂。過去日復日的不停抱怨,慢慢剖析內心深處的想法,更堅持我所認為的價值觀,不用得到別人的認同,當然有志同道合的話就不會那麼孤獨無依,但很少。

有朋友問為什麼封閉自己,其實我沒有這樣子的想法,卻被定義成怎麼樣的人,真冤枉啊~我相信很多水瓶座的人都很需要個人空間且私密的,非得要解釋澄清也有夠累的,有些朋友被我的突然沉靜而憂慮,其實不想強顏歡笑而已,無力感就是充斥在我身上,我只有當一個人的時候是自在的,鑽牛角尖只是一剎那而己。我沒事?在不可能實現的情況下,講出做不到承諾是為虛偽、偽善,誠實表達我有事也沒什麼不對,現在落落大方面對一堆鳥事都不甚驚訝,世界太荒謬無力改變,能夠自由呼吸是難能可貴的事情,珍惜仍在我身邊的人事物。

以及很想跟大家說,人大啦就要提高個人修養、墨水拋書包咁啦,所以最近看非常多的電影、劇集、小說、遊記奇聞,好奇心的探索精神力保青春嘛,祝我生日「快樂」。

#謝謝所有朋友的生日祝福

香港故事(三):龍獅盾紋章

26/1|香港開埠180週年紀念日 Happy Hong Kong Day!

1959年採用的香港紋章(Coat of Arms of Hong Kong)

龍獅盾紋章為香港盾徽於1959年開始採用的徽號,亦為第四個版本的香港旗採用。海水波紋圍繞綠色島嶼,為英國最初佔領的的香港島,正中間的盾牌上方繪有「海戰金冠」,以船首形狀打造的頭冠為海軍艦隊常見的設計元素,下方為兩艘中式帆船,寓意早期的香港海上貿易,城牆城垛為紀念香港在1941年的香港保衛戰。而盾牌的左方和右方,分別有代表英格蘭的皇冠獅子,以及代表中華文化寓意的龍,以站立的姿勢互相對望,作為盾牌的護盾獸。盾牌上方有一頭面向左方的小獅子,其雙手握著一顆珍珠,寓意香港是「東方之珠」。

…更多

香港故事(二):阿群帶路

26/1|香港開埠180週年紀念日 Happy Hong Kong Day!

1870年開始英國正式授權香港使用的英屬香港紋章(攝於「香港節:壹佰捌拾」)

香港公印(Public Seal of Hong Kong)為英屬香港的官方印章,總督代表英王使用該印章,主要用於立法局通過的條例及其他重要官方文書,而阿群帶路圖則為香港公印(Public Seal of Hong Kong)的構圖之一,是香港割讓予大英帝國成為英國殖民地後的標誌之一,由設計師Messrs. Thomson & Son of Wapping於1868年所設計。「阿群帶路圖」在主權移交前,可謂香港無處不在,計有九廣鐵路標誌、皇家警察徽章,還有香港紙幣等。

…更多

香港故事(一):香港開埠

【26/1/2021|香港開埠180週年紀念日 Happy Hong Kong Day! 】

1937年香港島全景(英國國家檔案館)
英屬東印度商船(Zolima CityMag)

《南京條約》簽訂於1842年,而香港開埠的日子是1841年1月26日,因為當時的英國海軍上將查理·義律爵士,背著大清皇帝與兩廣總督琦善私下簽訂《穿鼻草條約》,砲艦硫磺號(HMS Sulphur)率領海軍在上環水坑口(Possessionp Point)登陸。

英軍總司令伯麥·維基(Gordon Bremer)主持升旗(英國國旗)儀式,皇家海軍陸戰隊鳴槍、軍艦鳴炮,表示正式佔領香港,首府為維多利亞城,這個海島被定名為「香港島(Hong Kong Island)」(香港名稱來由見下篇:阿群帶路)。從那時起,「香港」一詞才出現成為現化意義的政治載體,翌年簽訂《南京條約》割讓。

#港島仍存有維多利亞城界碑 #水坑口現為荷李活道公園

香港故事系列
香港故事(一):香港開埠
香港故事(二):阿群帶路
香港故事(三):龍獅盾紋章
維多利亞,離開是為了回來。

2020年,我討厭你。

2020年還沒結局,我就想寫一下所謂的回顧,反正都不會有什麼大反轉,也籍此寫一下文字抒發情緒。本來年度總結該是有好也有壞的,然後展望來年做個更好的自己,而這年來香港局勢動盪不安,無人能夠擔保以後能否做到過去理所當然的事情,對於未知的未來只能最壞打算,唯有現時一切安好,就好。

閒來無事只想一個人,不想跟朋友碰面,限聚令、社交距離都只是個擋箭牌,別管我是否有社交恐懼定社會焦慮,朋友突然關心讓我恐懼,精神壓力來自拒絕的當下,如果說邀約是為了陪伴,我不是適當人選,反而該保持適當的距離,給我喘息的空間。當我一個人慌了,哭不出來卻急著找個哭點,最好就是看一套悲情電影,在戲院裡安靜地順著真正的情緒發洩,於我而言沒有人會是最佳聆聽者。

人類非常渺小也很脆弱,不管傷心難過、痛苦悲憤,任何情感都有疲勞轟炸的時候,你快樂時我笑不出來,你傷心時我冷酷無情,明明早已遍體鱗傷,為什麼要依附別人的心情,甚至裝作大聖人,圍爐取暖也是一種轟炸,這年頭還嫌不夠累嗎?我只是想忠於自己內心而已。

還有一直藏住的那份情,謝謝你讓我愛上你,儘管結果並不如我所想,跟你去美國是個很快樂的日子,陪我在聖莫尼卡碼頭逛著,也去高級餐廳吃飯,如今沒有你,和牛跟清酒也孤獨了。這年夠累了,很想推倒一切重頭來過。

2020 in retrosp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