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鰊而夢幻的漁村

📍小樽祝津

經札樽自動車道自駕個半小時,來到小樽最北的港口小鎮祝津(Shukutsu),積雪厚得像是杳無人煙的小鎮,出發前有搜索一下,祝津有什麼好吃的餐廳,「民宿青塚食堂」吸引我是它的海產美食,且除了它好像都找不到其他選擇,小鎮主要馬路幾乎只有一間食店飄來炊煙,踏入冬季的祝津似乎有點冷清,祝津漁港也休漁作業關閉。來這裡遊覽的人不多,反倒有一種靜謐之美。其實小鎮不大也好,沒有選擇困難,很快就決定好在祝津的半日遊行程。

…繼續睇

戴雪帽的頭大佛

📍頭大仏殿

漫天飛雪出發下一站──頭大仏殿(Atama Daibutsu),大雪使能見度低得剩下雪,矇得可以直視晨霧中的眩光。自駕來到札幌南區的滝野,所有小路被大雪掩埋,車胎痕跡也不明顯,有點擔心踏入雪陷,輾過厚雪迷路之際,誤闖佔地廣闊的日式靈園,車窗外盡是白茫茫如異域,風景很美但有點慌,我仍然找不到正確的方向!

顛簸的一段路後,轉個彎上坡,前方抬升多尊龐然大物的摩艾石像,朝向頭大佛殿,且一字排開甚有氣勢,但點解會有咁突兀的石像呢?畢竟我是來看大佛而不是來復活島,無預料到會有摩艾石像的出現,看到石像前矗立一塊刻有「佛」字石碑,也發現石像的耳朵都是長長的「佛耳珠」,原來我從東面入口的小路進入,摩艾石像列隊卻是西面正門入口打造的墓參道,迎來參拜的人士。

…繼續睇

河童隊長,也浸溫泉!

📍定山渓温泉ホテル鹿の湯

愈寒冷愈要浸溫泉,山巒下驅寒舒壓!

我諗好左㗎啦,第一晚先下榻定山溪温泉旅館──鹿の湯(Hotel Shikanoyu),五小時航程加上兩小時自駕,一路走來漸攰漸凍,最適合浸温泉驅寒、舒緩疲勞!話就話係温泉旅館,不過這次入住較大型的「温泉酒店」,一泊二食採自助形式的餐膳,即便沒有像傳統宴席的會席料理般,有豪華澎湃的架勢,在華宴廳的自助餐,好處是幾乎北海道地區的特產名物都在菜單上,如石狩三文魚、札幌黃洋蔥湯、八爪魚頭刺身、烏賊塩辛、帆立昆布等,還有鮮味十足的味噌海鮮湯暖暖身,最後來一碗紅豆湯丸子,這道甜食湯品果然還是日本、韓國弄得更出色,暖入心窩。

…繼續睇

神社雪燈路

📍定山渓神社

駕駛約兩小時後,終於抵達定山溪温泉區,涼風颯颯吹打我臉甚是興奮,户外氣温達-10°C,比我去過的貝加爾湖更寒冷!登記入住溫泉旅館的時候,檯上有一張宣傳單張寫著〝雪灯路〞,原來不遠處的定山溪神社,正在舉行雪蠟燭點燈的限定活動──《定山渓温泉雪灯路(ゆきとうろ)》,剛好夾在兩大祭典的「札幌雪祭」和「小樽雪燈之路」之間舉行,每晚九點前都能看得到,而我們剛好凑得到時間去看,幾凍都要出夜街!

開車到旁邊的便利商店停車場,似乎大家都來這裡就近泊車,然後徒步前往神社參道,望望四周都是皚皚白雪,參道入口有兩盞寫著「雪灯路」的紙燈籠,透出柔和暖光吸引住我的眼球,沿著參道經過鳥居登上神社,長梯斜道每隔幾步,路中心都有引路燈點綴,踱步雪燈路降下雪花,好不浪漫。

…繼續睇

小心雪地駕駛

從香港出發,飛行五小時抵達新千歳空港,高緯度的北海道在冬季日照短,剛下午沒多久就即將天黑,趕緊到豐田租車行取車,讓人心急的是租車行並非在步程範圍,需要搭乘10分鐘車程的接駁專車。搞好一輪租車手續後,馬上出發前往第一站定山溪溫泉區,車程約兩小時,首次雪駕就要入黑上山,當然有點怯。

而這次的車款,是繼澳洲悉尼的自駕遊,第二次駕駛同款的Toyota Yaris,我沒有很愛這部車,只是租車很常見的車款,價錢相對便宜又能載到兩個人的行李,在後來其實我忘記雪駕最好選用四驅(4WD),反而一直記著雪駕是不是要扣上雪鏈,然而在雪國的北海道,所有租車行都會換成更防滑、抓地力高的雪軚,也有提供除雪剷,反正都不用遊客去操心,任誰都知道來到北海道,就是雪地駕駛啊!

…繼續睇

北海道那個「道」

北海道那個「道」,讓我很在意,為什麼只有北海道以「道」命名?

以「道」為名的行政區劃,常見於「漢文化圈」國家的行政區單位,在不同朝代因應州縣增多,而上設更大的一級行政區。翻看華夏自古以來的制度,從秦朝「郡/縣」二級制、至漢未形成的「州/郡/縣」三級制,及至後來唐朝的「道/州/縣」三級制,首次出現以「道」為行政區劃的單位,之外還有「都督/都府」,而「京畿」、「都畿」是指主要中心及周邊地區,由於「遣唐使」得以傳播日本,以及李氏朝鮮長久以來向華夏朝廷稱臣納貢,似曾熟悉的用字仍可見於日韓地區。

…繼續睇

熟悉而陌生的機場

睽違已久的旅行,忙著重新整理所有的裝備,塵封三年的「裝備」有好多,早就忘記放到哪裡去,要逐一把它們通通找出來,翻開小櫃有很多收納袋-梳妝袋、線材袋、底褲袋、旅行專用銀包、存放一大堆外幣的包裝盒等,突然覺得我要做既事,好多!

梳妝袋裡有過期的瓶罐試用包,皆因我會把品牌試用裝收好,歸類為旅行專用的梳洗護膚用品,有些過期的要棄掉替換一堆新的;線材袋早就被整理在日常裡用,剩下自拍棍專用的藍芽遙控鍵要充電,相機的後備電池早就不知去向;有多條乾淨底褲擱在底褲袋裡面,忘記新買的底褲沒穿過;少用到的旅行專用銀包,仍非常新淨,把主要貨幣通通拿去銀行存入綜合外幣戶口,反正現在要一「卡」走天下,比以前更簡單普及,只有一些小國家的紙幣不能兌換,只作當作紀念品,一路數錢好像在重温旅行。如是者,我花了一整個下午把房間弄亂到,堪比年廿八洗邋遢。

…繼續睇

暌違浪遊的旅人,回來了!

以前從沒想過,旅行是那麼好事多磨,先是2020年2月的台灣家庭旅行,出發前一日才正式公布封關落閘,急忙把未來的旅行大計推倒,後續跟進取消和退款,接著三年的口罩令、隔離令搞得整個人生變了樣,再沒有「工作的動力是旅遊」這回事,而是努力生存,絲毫沒有動力去散播「我在旅行中」的快樂訊息,反而是該低調、休息一下,反正就連旅遊專欄也被逼截停。然而臨近出發濟州的前幾星期,韓方因應中國疫情再度爆發,而取消對中國、香港的航班,祭出只准降落指定機場(首爾仁川機場)、不得轉乘內陸機的限制。

…繼續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