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城高速公路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朝鮮半島被劃分為南北兩塊勢力範圍,以北由蘇聯軍事政府管理,以南則由美軍政廳統治,兩者在1948年後分別獨立為「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及「大韓民國」,亦即大家所熟知的「北韓」及「南韓」。1950年韓戰爆發,兩國最終在板門店簽署停火協議,沿北緯三十八度線正式劃分南北韓非軍事區。直至今日,韓戰理論上並無結束,只是停戰狀態,南北雙方仍處於軍事對峙的敵對關係,來到軍事區參觀,大家都要乖乖的聽從指示,導遊也告誡我們不要拍攝軍人,尤其是持槍軍人。
從平壤出發,途經祖國統一三大憲章紀念塔前往開城,駛出平壤後筆直的瀝青路破舊不堪,路況比去妙香山的路有點顛簸。而沿途一片田園風光,位處黃海北道的農田是北韓的糧食產區,詐看之下想像不到這裡是曾經讓北韓陷入糧食饑荒的災區,目之所及並不全是荒涼淒清。二百多公里的路程,偶爾在路旁看見婦人以竹枝揹著兩大包行囊行走、騎單車代步的農民,又見有衣衫襤褸的農民蹲在田裡無所事事,目無表情看著我們經過,這群人大部分都明顯營養不良,身材相當嬌小,與平壤沾不上邊的。
兩個多小時經過四個哨站,導遊都會下車辦理手續,每個檢查站就像一個路障,有鐵柵欄、也有持步槍的武裝軍人把守,緊張的氛圍著實不敢與軍人有任何的眼神接觸,就連風景照都不敢舉機拍攝,心怕有軍人吼一聲走過來,衝著我講一堆我聽不懂的韓語,據說軍人會上車進行檢查,要把不見得光的東西收好,不過四個哨站都沒有登車檢查過,最後我還是有舉機偷拍一張軍人照,然後默默的安靜等待導遊回來,再繼續南下往板門店。
板門店離首爾約60公里,離平壤則約215公里,分屬南韓京畿道坡州市、以及北韓開城特級市管轄,為南韓與北韓之間唯一的接點,板門店周邊為「共同警備區」(JSA),由聯合國軍方、和朝方的警備站崗。第一次得知板門店這個地方名,是來自韓劇《愛上王世子》,講述北韓女軍官與南韓王子相遇並嫁入南韓,而女軍官出入境南北韓的場口設定於板門店,當然這都是搭建出黎的啦,真實的板門店並不是可以讓你自出自入的地方,既有南北韓、聯合國重重把關,要去參觀亦必須參加旅行團,不論你從南韓抑或北韓一方前往,而身在北韓的我,理所當然會隨團到訪這個軍事重鎮。
韓劇《愛上王世子》的板門店場景
三八線邊境.板門店
駛到南北朝鮮軍事對峙的最前沿城市-開城,就是南北韓共同開發的開城工業區的所在城市,距首爾不足70公里,前行8公里則到達板門店邊境地區。南北韓雙方根據停戰協定,38度線退後2公里,總寬4公里的緩衝區,成為世界上最危險的軍事衝突地區,有如東西德的柏林圍牆,如今就有機會讓你很安全的越過界線到南韓,來來回回又折返「幸福國家」。
到達板門店的軍事哨所站,大門閘口為呈深灰色又粗重的門牆,左邊為洗手間,而右邊為哨所展示廳及紀念品商店。導遊放鴨仔讓我們去一下洗手間,我沒有要去就待在哨所展示廳外面等,其時有一位外國遊客行為讓人注目,因腳傷而以特制單車代步的他,在哨所內四處晃,晃到有軍人把守的哨所大門牆後,幾位軍人、導遊馬上喝止,並力阻他在軍事區內騎單車,雙方對峙的緊張氣氛把其他人都嚇呆了,我在擔心他會不會抓上車了,幸好後來沒事。來到這大部分團員都不其然嚴陣以待聽從指示,以免任何行為包括拍照等動作引起恐慌。
在哨所展示廳,講解軍人以地圖簡介板門店的來由,並由導遊即場以中英文翻譯,不過聚集的遊客太多,目測都有超過半百人,中途都沒再聽走到紀念品商店晃,反正我都做好功課,導遊講的我都略知一二的啦(自豪mode)。講解完畢之後就到外面一個排一個列成方陣,魚貫通過大閘進入哨所院,來到窄窄的水泥通道,兩邊都是混凝土澆築而成的一幅高大又厚重的圍牆、鐵絲網,在這登上車駛到停戰談判會議場、停戰協定簽字場外,附近有一幅宣傳畫牆,畫中為朝鮮半島地圖,標語為「為後代,留下統一的祖國」,可惜沒拍到照片,礙於當時氣氛緊張,哨兵軍人持步槍的特別多,哨所院內沒問過導遊都不敢拍照呢。
軍人又來講解歷史了,看來每個景點都要把背誦如流的簡介以中、英、韓講完一篇又一篇,滔滔不絕講述停戰談判會議場及簽字場的歷史,跟之前去國際友誼館一樣,總是講解員領在前,導遊前後包抄,我幾乎都沒再管講解員及導遊的引領,是一名不聽話的團員,在場內只顧著自己想看的東西四處晃,場內的陳設只有三張桌子,分別擺放代表著國家的朝鮮國旗及代表聯合國組職的旗幟, 而大廳周邊的牆壁張貼很多黑白彩照,介紹當時的停戰協定簽字情況及北韓的偉大功蹟。
再次走到外面,來到金日成簽字碑前,又再一次像國際友誼館般,向一塊大石頭一鞠躬,其實我對鞠躬這點事都沒什麼印象了,只記得那天陽光很曬,即便有敬應該沒有用力去敬,也不想敬啦!區區一塊大石頭紀念金日成的來訪就要鞠躬,有什麼好致敬的,又不是萬壽台!然後看到遠方有支國家旗杆,上面懸掛著朝鮮國旗,據說北韓為了與南韓爭面子,建設高一百六十米的旗杆,亦成為世界最高的旗杆,一切皆浮雲啊!不論建得有多高南韓應該都不屑一顧吧!
來到「共同警備區」(JSA),中立區會談室是唯一一處南北韓軍人面對面守衛的地方,於遊客而言唯一有可觀性的,是參觀者可以由北韓的一端走到南韓一端,此刻的感覺不僅像南回歸線、赤道、格林威治時區線般來回行走般,它還是兩國正在軍事對峙的軍事分界線,亦即越過國界線到南韓,站在南韓的一端有兩位北韓軍人把守,有幾位膽色過人的外國遊客執意往前一點參觀(好有種!),則被軍人勸阻不能再往前,以免太靠近南韓一方引起一場不必要的外交風波,其實我也嘗試走得更前,在南韓大門前打卡拍照,不過這肯定會挑起軍官的敏感神經。
中立區會談室的作用我覺得應該淪為遊客參觀的軍事設施,畢竟會有代表國家來到板門店的中立區域與北韓對話嗎?北韓只要放導彈擺姿態就有立場了,談判並不是北韓會做的事情(不負責任的《國際評論》)。隨後登上「板門閣」的二樓平台,可以眺望南韓的邊境,南韓一方建有一棟樓高三層的現代化建築大樓,原本樓高兩層的板門閣,後來增建一層與南韓平起平坐,呀~北韓真的好喜歡「較量」。
在共同警備區,我們在會談室、平台均能夠自由的拍照,不過有一些軍人並不喜歡被拍,總會板著臉給你看,但是禮貌詢問非站崗的軍人拍照,是可以的,而且要找個帥氣的軍人一起合照唷!到最後講解軍人把我們送到板門閣後的停車場,大家都嚷著要跟他合照,我也不放過啦,他後來有笑啦,和藹親切得多了!
我跟自己說我要到南韓重遊板門店,不僅南北兩邊也留下腳印,也藉機了解南北韓對板門店的各自表述、解說,總會有不一樣的說法,去旅行的同時,了解國情、歷史評價等都值得我去整理思考,歷史借監於以後的人生。南北韓雙方本是同根,則因為國際間的爭奪,先遭到日本的侵犯滅了李氏朝鮮王國,隨後解放後則被兩大勢力在朝鮮半島瓜分,很悲劇的民族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