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

「一個人平白無故離開你的生活圈,不必為對方的離開想一個原因,純粹只是大家的距離增加。」

在社交網站看到有人提到〝距離增加〞,這四個字猶如當頭棒喝,豁然明白當中的含義,人生雖然沒有很多個十年,但每個十年絕對可以把某段人生所擁有的,變得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說是另一種人生,尤其頭三、四十年變化是最大。

我曾經問過一位朋友,為什麼有待過澳洲工作假期,最後同樣在珀斯市落地生根,彼此都知道雙方的存在,同是異鄉人反而成為陌路人?那句「為什麼?」讓我朋友要揣摩一下怎麼回答,因為真的沒有答案,沒有發生過任何事情讓兩個人分道揚鑣,只能說人生路上的不同階段,本來就存在著不同的朋友,譬如說童年有兒時玩伴、青少年有同窗陪你揮霍青春,年紀再大要工作了,就有社會上要交際的朋友,再來就是自己選擇的生活圈子,大多都是因為結婚當爸媽,朋友或圈子多與少都是因人而異,大概是取決於自己的性格吧。

每當人生中要切換角色的時候,就意味著跟舊朋友說再見,而當中能夠維持友誼的寥寥可數,是因為翻臉、價值觀不同、抑或是沒有利用價值呢?少聯絡的箇中理由,只是再也找不到共同話題而已,總不能一直聚舊話當年說到老,然後慢慢地成為電話簿上不會撥打的名字,距離一直都在,只差在那個當下是遠或近。

距離增加自然地跟別人的距離減少,我覺得很合理啊,不然新朋友怎麼會一直來,舊朋友有緣再見還是會打聲招呼的。曾經跟一位外藉友人說再見卻依依不捨,臨時決定多留一陣子,要好好把握共處的日子,分別之後送上祝福,盼大家在地球另一邊要努力生活著,久而久之這份濃烈的感情被時間沖淡了,這就是當初能預期到的,歸根究底對方永遠都只是一名過客,所以要擁有快樂回憶就是活在當下,別讓時間溜走。

若然生命中能夠找到值得維繫的對象,多好啊?但距離絕不是單向的,差點忘了也會有緣盡的時候,無論有多認為兩人之間的間有多固,總之不能忽視它到來的一天,既然來了就要學會接受,自己終究還是屬於自己,即便死去也是一個人的。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