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遇到一些關於電訊商綑綁增值服務的問題,即是大部分人都會使用本港幾間電訊商的套餐服務,有4G、5G網絡之外,附送一大堆未必用得著的增值服務,常見的就是86 易、音樂播歌程式、雜誌程式、指定遊戲任玩、來電轉駁之類等等,仲要每月徵收港幣18元的「港鐵/隧道/流動通訊牌照 / 行政費」…然後這些成本費用轉嫁到消費者,我的理解是,要為一大堆強行附加的指定增值服務,付上昂貴的月費,值唔值得就見仁見智。
以下主要係我本人既需要不代表任何人,亦都唔係廣告。我想講既係,最有用的增值服務係旅行漫遊日費。曾幾何時,我都經常到鴨記購買世界各地的網絡卡,常備的旅行裝備之中有插SIM針卡,在飛航的時候換SIM卡,一到當地就解除飛航接上當地網絡,不用下機在當地電訊商那邊磨磨蹭蹭。之所以種種因素,決定捨棄傳統電訊商的[通話+網絡]套餐plan,將香港通話的電話號碼轉台至CSL旗下的ClubSim(同類公司仲有數碼通旗下的自由鳥),變成僅得通話用途的電話號碼,每月收費$28。
咁點上網?善用iPhone的雙卡糟,插上另一張一次性付費$499的365GB網絡卡,一年之內隨便用,唔需要電訊商個「月月滾存」服務,總之就係一年有365GB,以我黎講任用都係用唔哂,完全無限速的問題,就係咁一年總開支只不過係$835,若果流量需求更低,改買200GB又好、100GB又好,開支只會更平,慳出黎的開支根本就係自己的消費券。
另一個最大最大的好處係,去旅行唔洗再用插SIM針卡,唔洗再拆用完即棄的包裝及SIM卡咁唔環保。雙卡糟在香港各自發揮[通話]、[網絡]功能,離港之後,通話專用的電話號碼變成旅行漫遊卡,以香港人常去的地方包括日本、韓國、台灣、泰國等地,逐日計都係$15,仲可以買夠一星期折到平均每日$11左右,亦都唔洗再擔心鴨記上網卡到左當地,要做一大堆設定才能接上當地網絡,即刻有實時地圖睇,仲可以同時收到香港電話的驗證碼,無痛過程讓我旅行更暢順無阻。
以上就係我而家用得好快樂的生活與旅遊模式,雖然而家無得正常飛,但所有功能都係貫徹「用者自付」,即係當需要的就買,唔需要既送比我都無用,倒不如由我自己去決定所謂的增值服務,最重要係無合約隨時改,同埋如果移民離港,都可以當係養號碼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