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需要的人

人類是群居的社會,但我們每個人各自走著孤獨的人生路,有群居的生活就有人際關係,每個人生階段裡都有不同的朋友,而每個朋友都存在著所謂的功能性,有些人適合當聆聽者、工作伙伴、詩朋酒友、興趣愛好者,甚至是相互依附的利益關係,每個人都有屬於他的位置,誰是那種人就有怎麼樣的相處方式。若然潛越本來的關係,往往都沒有考量到對方,單方面改變倆之間的關係,導致最後互相生分、冷淡疏遠而緣份至止,曾經熟悉的人變得陌生。

朋友之間有一種叫陪伴,按字面上的詮釋,天生就是帶著從屬、輔助的意思,兩人相處之間的主旋律,注定由「被陪伴的人」去彈奏,「陪伴的人」卻像是樂譜架的存在,陪伴是承接住對方狀態的過程,要傷心就要傷心、要大笑就要大笑,讓他感受到自己並非獨自一人,因失戀而痛悲、寂寞而空虛,陪伴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只有當你成為弱勢、遭遇喪失或痛苦的時候,所需要慰藉心靈的角色,人是有憐憫的心,說不出拒絕的理由。而能夠陪伴的人都是善良的,若然要有個屬於你、輔助你、無限期,他/她必然是你的終身伴侶,這是超越朋友的愛。

寂寞的時候,需要找朋友填補空虛;失戀的時候,需要找朋友安慰談心;快樂的時候,需要找朋友分享喜悅。然而需要不是必然,人們往往認為自己的需要是需要,在狹小的世界中關心自己,卻不曾想「被需要」才是最佳救藥,「我能為別人做什麼?」總好過「我能獲得什麼好處?」,能給予就是富有,快樂源自被需要,簡單來說,人最大的需要就是被需要,心中富有才是最大的快樂,當能力、才華無法發揮價值,內心日漸空虛。換位思考,通過「給予」做個能分享自己、為別人付出,然後有人欣賞你、感激你,被需要的人有了自我價值,才有生活意義,身心靈像是腳踏實地般,不再虛無。

〔封面攝/澳洲・悉尼/2020.01.01〕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