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那滋滋的電流聲

東京帕奧的舉行,以及帕奧徑賽金牌運動員的改編電影上映,多了朋友關注殘疾人士,也表達支持和鼓勵,尤其這兩年社會上多了更多關愛、同理心,而不是那種「忽然關注」的三分鐘熱度。一直以來都沒有刻意隱瞞或談起,我是需要戴上助聽器的弱聽人士,以前有好多人都不太了解「殘疾」是怎麼樣的群體,就連我自己都還沒透澈理解我是誰,以下就分享一下關於我的經歷。

不時有新朋友首次接觸聽障人士,然後為了我聽得到而刻意放大聲量、誇張嘴形、放慢說話等等,不要這樣!自然溝通就好,長久以來練成的「(自稱)遠距離讀唇能力」,就是一般人說話的樣子,別人在講是非,我是用「看」的,我敢說眼晴比一般人更靈敏,甚至看得出人們臉部表情蓋不住的真正情緒,所以別人都說我細心。他們會好奇,戴助聽器是怎麼樣的聽覺感官,台劇《想見你》有一場戲是,男主角李子維非常好奇莫俊傑戴著的助聽器,於是脫下來給他試聽,我也試過很多次這樣子給朋友戴上,大多都是說「刺耳而大聲」,那時候的助聽器很基本,後來才知道只是把周遭環境的聲音,放大聲量而已,談話的聲音、街上的噪音、高低頻聲等,聽久了就會頭痛、耳鳴,所以有一段時間不想戴、也不想跟別人溝通。

若然我聽不到,八成人都會提高聲量到呼喊的程度,更聽不到之餘,反惹來更多目光,把我置於一個難堪又尷尬的處境,尤其目前疫情關係強制戴口罩,嘴形、臉部表情通通都沒有,常常出現「互不說話卻等待回應」的場面,不認識的人都把我當成怪人,但不知者不罪而怒不能言,溝通失能的世界,是我最近變得隱閉、易怒的原因。而我的朋友都知道怎麼樣跟我溝通,你們都知道我的聽覺最大輔助是讀唇,尤其在抗疫期間的一個簡單動作,令我非常感恩又溫暖,謝謝啊朋友,期望早日除罩相見。

「優待」其實是個很差的感受

每個人都有成長故事,自身經歷塑造成為怎麼樣的人,與生俱來抑或得來不易,取決於每個人的經歷,也教人珍視現時擁在的一切。從小在我的認知裡,絲毫不覺得弱聽是個不幸,儘管我的外表看起來完全跟普通人沒什麼差別,都是別人話語中無意提醒我-我有身體缺陷,然而這個社會可能被教導要扶弱,卻沒顧慮到別人的感受,但我知道是出於好意,從前不懂得拒絕,只能默默接受我不想被優待的善意,我依然感謝伸出援手的朋友們,你們都有一顆善良的心,只是需要多顧及對方的意願,傷健本平等,機會非憐憫,共融的定義是平等對待所有人。

家住屯門,從小就很常坐熱狗巴士出九龍,到何文田巴富街一間特殊教育中心驗耳,還有學習語言發音、辨認聲音的課程,但從來都沒學過手語,夏天遇上屯門公路塞車的時候,引擎把下層熱得像桑拿,坐在上層開窗又炎熱無風、長長車龍湧來的廢氣,每次都差點想嘔吐的,以致到現在都不喜歡坐巴士。而在小學,上課因為聽不到,無法專心上課而被認為壞學生,學習緩慢也跟不上進度,欺負同學加上成績差得要見家長,後來升讀同在巴富街的官立中學,熱狗巴士還是離不開我,當時我的感覺是「發配邊疆」!

中學頭三年編入主流官校的「弱聽班」,因材施教的小班教學不到十人,儼然變成學校裡的特別群組、小圈子,與其他普通班級之間有著微妙的無形牆,很少跟別人說過,我曾經為此而感到自卑,像是有人歸類我為「特殊的人」,所以有跟別人不一樣的準則,合格分數變得寬容,測驗、考試卷都輕易把我成為「高分族」,聽覺能力差的既定印象是什麼?當時的我有很多疑問,但無從得知真正原因,也許這成為我後來努力讀書的動力。發奮向上,僅三年就扳回最佳成績,以當時政府提倡的「共融教育」回到主流教學的普通班,這三年是我人生很重要的轉捩點,就像是跳脫出來看看,特別班的老師們在授課以外,如何兼當我們的人生導師、應對難搞的學生,當中是無比的心力交瘁,看過別人的經歷,不其然審視自己有過多少的疼愛,是幸運的。

我的第一份工作,電影課程導師特意留個名額給我去面試,怕我難找到工作,但我永遠不知道這個優待,會否因此招人討厭甚至歧視,事實上我曾經糊裡糊塗被幾位同學討厭而不自知。可能自尊心作祟吧,往後的生活裡都盡量避開這種事情,不想別人刻意把我當成有特殊需要來看待,不想倚著弱聽而使某事情變得容易點,有能力的人以實力爭取應得的機會,才能讓我認知到我是有用的人,不是靠那雙耳朵,殘疾人士都是殘而不廢的。

「聽力科技」是Airpods的始祖

得益於科技日新月異,過去微型喇叭般的助聽器,迎來可以自由調節聲源的頻率,iPhone有個輔助設定是「Made for iPhone(MFI)」,是專為智能助聽器而設的模式,助聽器科技在後來就應用到Airpods上的功能。嚴重聽障的我一直都是活在很安靜的世界,晚上打雷都不能影響我,我想全世界睡得最香的只有我吧!吳醫生說我的耳道是歪的,要花點心機印模來製作耳模,果然第一道聲音直入耳膜,突然變得前所未有的清晰,就連一直無法聽到高頻的音調都出來,很記得回到家就抓著問家人,我聽到一些聲音但不確定是什麼,原來是金屬敲擊、電器運作等聲音,更誇張的是我開燈的時候,能聽到滋滋的電流聲音,能夠聽得出這些聲音,像傻子一樣開開關關那個電源鍵,像剛出生的嬰兒般充滿好奇。

嶄新的聽力科技能夠去蕪存菁般,降低了吵雜的噪音、針對人聲突顯放大,以聲音頻率來調整各種類型的聲音,盡力貼近健聽人的聽覺世界,而且能夠調成喜歡的模式,聲音不再一味兒增強音量。除了聽覺體驗變得更好,日常生活上需要用聽覺的也通通包辦!搭配Apple Watch、TV Streamer、iPhone直接連上智能助聽器,可以聆聽音樂、電話通話,甚至連電視、iMac都可以直接發出訊號傳到助聽器,不再通過環境來收發聲音再轉化,變相音源能夠百分百從助聽器輸出直達耳膜,用iMac 27吋來看電影,視聽享受比戲院更好!接上iPhone來聽歌,調高我喜愛的低頻音調,庾澄慶那首《缺口》好聽到不得了,聽到語氣的感情、氣音,我好記得我因此而哭,原來聽得到的聽覺感官是那麼有層次的,終於能清楚「聽到」歌手的情緒。別在那邊憐憫我唷!我一直以來都很樂天,不是因為我勇敢,而是我從來沒經歷過「失去」,只有「由無到有」那種興奮。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