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發前往與別不同的國度-北韓(又稱朝鮮),首先取道北京、瀋陽,也是這次行程需要安排日程找住宿、交通、景點,對於北京必到必食的是萬里長城、紫禁城、北京填鴨、涮羊肉等,都是一般遊客必做的事情,搜索資料、編排行程最麻煩的是要喬到五個人都say OK才行,找住宿、美食,還要聯絡司機包車遊、訂火車票,光是付款這一門課令我氣炸了,不管付房租、訂火車票等,我都沒有大陸銀行戶口,也沒法增值支付寶,買火車票也要實名制,一直研究到煩厭了!
幸好這次浪旅不是我一個人,正所謂「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就是要利用其他團友的神通廣大,否則沒機會住到四合院,更別說要買火車臥舖,二等座就等著我去坐,腰痛向我揮手了!反而北韓方面的行程則無須操心,自有北韓為我們幾位貴賓張羅一切。
中獎~航班delay…!
出發前半年就已經找到有特價機票,可以讓他們從台灣飛到香港集合,再坐上同一航班飛北京,美好的安排應該可以讓我們晚上到王府井吃個路邊小吃,感受夜裡北京的繁華,但是呢…呀~久違的旅行尚未開始則先遇上飛機延遲的惡夢了!O-M-G~!
我是經expedia購買由中國國際航空營運的國泰航空,按原定的登機時間,突然收到短訊說原定航班將會延飛兩小時多,詢問處開始聚集同一航班的乘客鼓譟,最初的原因是指「航空管制」,具體說明就是空中塞車的關係,雖則有關說法我覺得是官方很片面的說法,自圓其說為自己開脫,其他航空公司都在空中自由暢飛了,連另一名團友本來比我們遲到就變成乖學生,早就飛抵北京了。
在機場跑跑跑、等等等就是為了改搭其他航班,希~當下那個感覺跟我在看《Amazing Race》的選手在機場搶機票一樣的緊張、擔心,爭呦一輪之後先讓有老人或小孩的乘客優先登機,其他的都改搭晚一點的航班,這一程飛機延遲了五個半小時!剛剛好沒能符合旅遊保險的賠償範圍(就差了半小時@.@),只是派發糧食補助現金卷,吼~想講沒到北韓就有配給食物的感覺囉!同時也暗喜逃過朋友們說要在王府井吃昆蟲的打算…(哼著唱「我找不到 我到不了 你所謂的將來的美好…」)
從早上就出門的我,真的沒想到會在晚上九點多才抵達北京機場,一直刷facebook的我看到有朋友回覆說「飛大陸晚上到是常識」、「誤點是家常便飯」,吼!我都快看得到紫禁城的烏鴉在我頭上飛過了!累死的我趕快跳上計程車到客棧落腳。甫出戶外就感到有點秋意、濕冷,這種天氣讓我乾燥的皮膚有點痕癢,計程車高速奔馳直驅入城,四周都被大霧籠罩,沒多久就傾盆大雨「落狗屎」了!不是一般的大雨,是每一顆雨滴打到地上都好大顆又大聲!計程車搌過大水坑,好像在坐滑浪飛船把整台車都淋濕boom一聲,好剌激唷!
進城後來到燈草胡同,下大雨又水淹找門口也不方便,趁著雨不大下車挨家挨戶找街號,後來愈下愈大幾乎淹過我的鞋子,我主觀地以為燈草胡同是一條直路,盲目地兩邊看,誰不知九曲十三彎才找到在死路盡頭,不為意就錯過了。往後在北京的幾天會住在〈夜奔北京四合院客棧〉,位於二環內距離王府井大街不遠的胡同裡,紅噹噹的大門、四合院內園建築,均吸引我們想要來體驗老北京胡同,衛生設備也算不錯,有六人房間可以讓大家住在同一房間裡,最吸引的是客棧可以讓住客登上瓦屋頂,來一個飛檐走壁打個卡,吼~就是我心儀的客棧呢!
到了客棧的大紅門前,我朋友凱西以老舊的通傳方式,居然(!)利用門把的鐵環叩門,像古代人叩門誰聽到呀…其實旁邊就有電子按鍵的門鈴啦~哈哈也難怪的,客棧保留著老北京的建築特色,沒想到會有那麼現代化的設施。安頓好洗完澡,時值晚上十一點多了,本來想要去王府井大街卻因下大雨而打消念頭,晚飯、宵夜也沒法吃,國航飛機餐就是我們草草的一餐,才第一天呀,先是飛機取消、一抵步則遇上豪雨,不順利的事情接連發生,幸好與旅伴們一起狼狽,希望之後睛天公仔當道。
(*結果是好幾個地方都因天雨關係而取消了,天壇、鳥巢…下次有藉口再來北京吧)
北京故宮.紫禁城
故宮又稱紫禁城,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宮,佔地72萬多平方米,共有宮殿9000多間,沿著南北中軸線排列並向兩旁展開,為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結構建築群,始建於明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歷時14年才完工,至今有近六百年的歷史建築,共有24位皇帝先後在此登基,夠我肅然起敬了!
參觀前對紫禁城的認知都是來自電視劇,當然我知道當中部分是影城拍攝,這次就要來看個究竟。這一天到訪故宮適逢星期天,故宮人潮熱鬧非常,購票後到午門入城,前方有五座雕刻精細的金水橋跨越一條河道,咦?比我想像的小呢,我還以為與天安門廣場一樣的廣闊呢,影城有作大嫌疑。從午門開始我就要走正中間的通道,也要走只有皇帝才能通過的主橋,伸手可及由漢白玉石砌成、雕有雲龍紋的台階、圍欄等,感受一下皇帝貴氣吧!不過摸太多讓雕刻圖案沒有那麼玲瓏突出,會有點光滑又骯髒了一點,所以參觀的同時也要好好保護文物唷,畢竟有六百年了!
遊覽故宮不外乎沿著貫穿重要建築物的中軸線,由天安門、午門、太和門、前朝三大殿(即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內廷三大殿(即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再經坤寧門到御花園,再出神武門。一天的時間有限,要玩得精華就一直往北走就好了,看看皇帝上朝的地方以及日常生活的處所、寢室,最吸引人的建築是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是最富麗堂皇的建築,是皇帝舉行大典的地方。再走入一點是上朝的地方乾清宮,亦即紫禁城內廷的中心,是皇帝平日辦事和他的后妃居住生活的地方,東西兩翼有東六宮和西六宮。
東西六宮只去大名鼎鼎的養心殿以及儲秀宮,前者不用我說大家都知道主人是皇帝,也是後來慈禧太后垂簾聽政的地方,後者住過的嬪妃包括慈禧太后以及最後一位皇后婉容,特別一提的是經我實地考察,儲秀宮的庭院相比養心殿寬敞得多,兩棵古柏聳立院中,又打通翊坤宮,多得當年慈禧太后在晚期花費巨額白銀大規模整修,居住環境比皇帝還要好,內檐的裝修不論扇門、彩畫都十分之華麗而精巧,思想西化的婉容皇后將後殿的麗景軒改成西餐房,內有不同鐘座的珍貴文物,相比起養心殿,生活品味果然水平高一點點唷!
深入紫禁城後半部,建築風格富有生活氣息,當中有御花園、書齋、山石等,當我走到御花園意外地比我想像的小,即使有著金碧輝煌彩畫的涼亭,周邊環境感覺還是很狹窄,與其困在紫禁城自設的花園撲蝴蝶,倒不如微服出巡下江南遊玩吧!又或者走出皇宮到不遠處的景山公園,公園同樣坐落在明清北京城的中軸線上,景山公園、御花園的差別就是Park、Gardan的差別,意義上公園當然大得多了,跟現代大型公園的佈局差不多,至少沒有那麼假的山石讓你穿來穿去扮演還珠格格的小燕子,最重要的公園內的壽皇亭是皇城最高點,從入口走上去大概15分鐘而已,而為了保護古建築與周邊環境,我聽說是二環以內禁建高樓,沒有犧牲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來建設世界上最新的文明,環內最高的依然是壽皇亭,俯瞰神武門、氣魄宏偉的紅牆黃瓦皇宮,極為壯觀啊!
- 小故事:「大清門」、「千步廊」
關於紫禁城的歷史不說太多,反而想說比較少人提到、也很可惜的是,1954年為了擴建天安門廣場,拆走了我認為比天安門更值得保留的「大清門/大明門」(1912年民國成立改稱中華門)及「千步廊」,天安門只是皇城的南門,而大清門/大明門是外城進入內城的皇城大門,也是明清兩朝的國門象徵,皇帝大婚時只有皇后的鳳輦才能開門抬進紫禁城,平常日子不得開啟。
而大清門至天安門之間,御道兩側建有連簷通脊的「千步廊」,周邊為高達六米的朱紅色宮牆,走在御道遠望天安門,長廊佈局充分展現皇權氣勢。 大清門外為方形廣場,設有「下馬碑」規定文官武官在此下轎下馬,如果沒有拆大清門的話,想必現時故宮入口肯定設在大清門,跟古時的文武官一樣步行通過千步廊,到達天安門、午門是多麼的有氣勢!而大清門/大明門原址在1976年毛澤東逝世後興建了「毛主席紀念堂」。
不過要看「大清門」不一定在北京紫禁城,清朝遷都北京前,在瀋陽盛京皇宮同樣設有自家後金品牌的「大清門」(見《清盛京城》),規格不大卻比當時的「大明門」更精緻。
延伸閱讀:北京北京.下篇